1、 透明皂 "冒霜"是怎么回事?答:透明皂的"冒霜"是指透明皂放置一定时间后,表面渐渐出现霜状白色结晶。常见的有两种情况,一种呈细粒状的无机盐类;另一种呈针状的有机盐类。透明皂的"冒霜"往往出现在干燥季节。当水份和其它挥发物从透明皂内部向外迁移时,一些无机盐类和小分子的有机盐类,被带到透明皂表面,重新结晶,由于数量的积累,于是出现"冒霜"现象。一般认为,只要将无机盐、游离碱控制在一定范围,就是"冒霜"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。
2、 透明皂主要由哪些原料组成?答:透明皂的主要原料组成有:皂基(主要由牛羊油、椰子油脂皂化后组成)、防腐剂、金属离子螯合剂、香精、色素等组成。
3、 评价透明皂质量的主要理化指标是什么?答:评价透明皂质量的主要理化指标是1) 干钠皂含量 2) 透明度。
4、 透明洗衣皂比普通洗衣皂有何优势?答:一般来讲,(半)透明皂执行QB/T1913-93标准,普通洗衣皂执行QB/T2486-2000,如果分别执行上述标准,两者主要区别如下:
a、透明皂的脂肪酸钠含量要求≥74%;普通皂一般有A型和B型两种,脂肪酸钠含量分别要求≥43%和≥54%即可。
b、透明皂中一般只添加香精和色素等少量物质,而不添加泡化碱等助剂。 普通皂中一般添加较大量的泡化碱等助剂。
c、透明皂要求透明,普通皂不要求透明。
5、 透明皂可以保存多久?存放时间久了,会如何变化?答:在正常贮存条件下,透明皂的保存时间一般为三年。透明皂存放时间长,重量会变轻、透明度会变好、硬度会增强,一般来说,存放时间久对洗涤效果无明显影响,可以继续使用。
6、 低温对透明皂会有什么影响?答:长时间低温对透明皂的外观和性能有影响。低温下,透明度会降低,颜色改变。另外长时间的低温对透明皂的晶型也会有所变化,导致其性能有所变化。 7、 透明皂酸败是怎么回事?答:酸败俗称"变质",轻者在透明皂表面出现黄黑色的斑点,严重者则冒油汗,酸败了的透明皂其去污力会随其酸败程度而降低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,有属于使用原料不当的;有属于制造过程疏忽的;也有属于保管不良的,须视酸败的具体情形,而加以鉴别。酸败的原因有:
a、 透明皂的混合脂肪酸中,含有多量的高度不饱合脂肪酸,被氧化后生成的物质,有不愉快的气味。
b、 透明皂中含有多量的未皂化物,长时间接触空气与阳光,会慢慢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,造成透明皂酸败。
c、 透明皂中含有铜、铁、镍等金属以及酸性或活性白土等,会促进透明皂酸败。
d、 保存环境不良,尤其在环境周围潮湿的情况,也易引起酸败。 透明皂酸败多半出现在夏季,尤其在室温30℃以上以及相对湿度达到85%以上时,如果有了上述原因之一,就容易产生酸败现象。
8、 透明皂包装上的"净含量"前为何要加"包装时"三字?答:透明皂的包装一般用腊纸或塑料膜包装,密封不好,水份易挥发掉,重量会减轻。因此透明皂的重量是指以包装时的重量为依据。检测时只要以皂中干钠皂含量满足标准即可。
9、 仓贮透明皂时有何要求?答:透明皂运输时必须轻装轻卸,有遮盖物防止受潮、受冻、受热和曝晒。透明皂贮藏时要求通风,干燥的环境,避免受冻、受热、曝晒,贮存的温度不要长时间超过40℃。堆存时,应垫离地面20cm以上,纸箱堆垛不要太高(要求不超过2.5 m),每垛间隔20cm |